您的位置: 九游会·(j9)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作者: 马磊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5日  来源: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

山东之重,在乎能源。自“双碳”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将能源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能源转型向新而行赛道渐热,产业发展向绿而行动能十足。

作为世界500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做好做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篇大文章。


煤炭产业智能化 把“乌金”炼成“绿金”

邵寨煤业,地面控制中心“一键启动”,井下2502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及液压支架先后运转,割出来的煤被源源不断运送至地面煤仓;正通煤业,引进的3台tbm设备,创出了全岩巷掘进单月进尺410米、日进尺22.5米的新纪录。

2

在山东能源西北矿业,9个智能化采煤面实现了自动跟机、采煤机自动截割、两端头三角煤自动截割等基础功能实现常态化运行,自动跟机率达到85%以上。其中,巴彦高勒煤矿33104面实现了三机一架智能协同控制和调面大小斜刀自动截割,取得了智能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功能的重大突破。

自“十三五”以来,山东能源集团投入资金实施智能矿井建设,高标准建成9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并全部通过验收,目前智能开采产量占比超过80%。

历经50余天的准备、安装、调试,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31610薄煤层智能开采示范工作面联合试运转一次成功,步入正轨循环作业。这意味着该矿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拔得头筹”。

“31610工作面共安装了宽度为1.75米的支架180台,较以前的支架前梁加长、前桥加宽,具有垂直抬底、倒装推移等优点,安全更加可靠。”该矿采掘准备工区区长杨强说。

升级换代后的设备一方面可以减少岗位工,革新井下顺槽监控中心,实现煤机规划截割,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巡检、地面操作岛灵活调度、精确执行等优势尤为突出。目前煤机截深由原来的600mm升级为800mm,割煤效率提升30%以上。智能科技赋能,滨湖煤矿31610薄煤层智能开采示范工作面无论从生产还是管理,都更加智慧高效。

在山东能源煤炭产业智能化标杆中,有一套科学经济、绿色高效的充填开采“枣矿方案”。完善的充填开采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下,枣矿充填专业团队自主研发了分体式膏体充填隔离支架、骑溜式钻车、采煤机支护一体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装备,单产水平提升35%以上;开展尾煤泥、矿井水、建筑垃圾等充填材料替代研究,实现了煤矿开采“零”排放。目前已建成柴里、蒋庄、岱庄3对充填开采矿井,年充填置换煤量100万吨以上。

3

毋庸置疑的是,较大规模与较多场景,为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蓄积了不小的优势,同时带动矿山物联网、煤机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等产业快速发展。据悉,下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将加快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打通煤炭、煤机、软件等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加大共享力度,将“乌金”真正炼成“绿金”。


化工产业链条化 把“存量”做成“增量”

近日,山东能源新疆煤化工厂区东侧,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在进行大件设备吊装。由1250吨履带吊主吊和300吨履带吊溜尾进行双车抬吊的第一台吊装设备,是主要反应器,也是三聚氰胺工艺装置的核心设备。后续汽提塔等重大设备的吊装作业,工艺管道安装及试压等各项工作将有序开展。

该项目充分利用新疆煤化工现有尿素产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与延伸,日渐多元化的产品架构将逐步把兖矿能源新疆煤化工建设成为化肥、化工循环经济型煤化工基地。

4

“三聚氰胺可以和尿素、甲醇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达到效益最大化。项目对新疆煤化工产业链的延链补链拓链,以及后续化工产品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山东能源新疆煤化工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中华表示。

行业专家认为,煤炭在能源属性达到峰值之后,工业原料属性会越来越突出。应提高煤炭作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开发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产品,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高能耗、高排放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此,山东能源集团实施一体化、专业化管理,统筹推进并顺利建成鲁南高端化工新材料深加工、榆林高端煤制油、鄂尔多斯煤基化工新材料、新疆煤化一体化等“化工基地”,聚甲醛、己内酰胺、乙二醇等高端化工产品产量超过1600万吨。

鲁南化工正在加紧冲刺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的投产目标。“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加工成尼龙6,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包装等领域,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制造轻量化零部件,提高燃油效率。”山东能源兖矿鲁南化工董事长张岭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更多低阶原料煤的提级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约10%。

5

煤炭化工产业高端化、链条化的发展过程,切实演绎了将“存量”做成“增量”的优先路径。“针对下游客户对醋酸脱碘的指标需求,最近两年我们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品质提升,产品‘身价’上涨,预计今年仅精脱碘醋酸这一项的销售就能增加企业效益1000多万元。”张岭说。


电力产业规模化 把“分散”变成“集群”

从“双碳”设定的目标不难看出,化石能源未来的消费虽然占比会小幅下调,但到2023年占比仍然在75%左右,煤炭等化石能源主体地位短期内无法改变,推动现有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是当前统筹减污降碳和安全保供的最优解。

在这里,“煤炭主体”与“绿色低碳”非但并不矛盾,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我国还将会在绿色转型阶段收获巨大的回报。

6

2023年11月17日,山东能源集团东营“双千万 双园区”新能源基地160 万千瓦海上风电 200mwh储能项目正式启动。g场址项目率先在低风速区域选择10mw、12.6mw两种风机。e场址位于国管海域,实现了与省管海域项目接续开发,拟安装单机容量13mw以上型海上风电机组,继续引领山东省海上大型机组加速迭代升级。

据了解,此次启动的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90万千瓦项目、b1场址续建10万千瓦项目、e场址60万千瓦项目、东营100mw/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新能源智慧运营数据中心项目,是继2022年a、b场址9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创出“五个当年”纪录后,再次规模化开发、启动的大型新能源示范项目,是山东能源加快推进“双千万双园区”落地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将投资约185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供应绿色电能51.2亿千瓦时,等效每年节约标准煤1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2万吨。

作为山东省省级新能源投资平台,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组织、高效率建设渤中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动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履行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链“链主”企业职责,发挥“以资源带产业”优势,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链融通发展,打造山东省海上风电互利共赢共同体,全面引领了海上风电平价开发进程。

风不独从海上来,西北的“风光”也成为通过“蒙电入鲁”通道点亮齐鲁大地万家灯火的能量之源。

7

2023年8月18日,山东能源集团陆上最大风电项目——山东能源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外送通道阿拉善基地400mw风电项目122台风电机组顺利吊装完成,较节点目标提前103天完成。2023年12月14日18时,阿拉善4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发电,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承担的“蒙电入鲁”昭沂直流配套500mw新能源项目全面建成投运。盛鲁伊锦风电场从第一度绿电发出,截至2023年12月10日,累计发电量3.13亿千瓦时。随着内蒙“火电 风电”、甘肃“火电 光伏”能源基地初步形成,山东能源集团电力集团成为省属最大电力企业。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下一步中央“双碳”工作定下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端牢能源饭碗,强国有我!”山东能源集团积极迎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关键技术,激发能源创新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向绿向新”,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网站地图